
【精选】语文说课稿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两小儿辩日》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文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知识是无止境的,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学好本课题可以为今后学习文言文积累学法,夯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以学定标)
七年级学生虽然接触了部分文言文,但要独自理解一篇文言文还有困难。因此,根据本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读懂课文,感悟深刻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准确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深刻感悟道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过渡的思维特点,本节课我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管理,适时展示”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了突出重点,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法”、“质疑探究法”的教学方法;为了解决难点, ……此处隐藏8911个字……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允许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提问质疑,讨论争辩。
3、手段及依据:
教学手段方面,设想运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做到实用、有效,不搞花样。提供文字材料以提示重点作资料参考,图片画面的运用也仅为激发联想想像而设,坚定语文课堂“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立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培养调查能力、收集整理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上集市调查、收集、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行动法、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文化遗产工作做一点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3、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书面描述归类和评论。
教师:
1、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
2、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