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3-06-22 23:37:20
【精华】数学说课稿初中模板汇编6篇

【精华】数学说课稿初中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及认识“极差”“方差”“标准差”三个量度及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运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相近时,而实际问题中具体意义却千差万别,因而必须研究数据的波动状况,分析数据的差异,逐步抽象出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方差”“标准差”的三个量度,并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2、地位作用:

纵观本章的教材安排体系,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数据的波动是对一组数据变化的趋势进行评判,通过结果评判形成决策的教学,是数据处理解决现实情景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本章学习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境的数据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对本节知识的提出的“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方差”“标准差”三个量度。

b、会动手和利用计算器计算“方差” ……此处隐藏13188个字……、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学生会发现两种证明方案。

方案1为赵爽弦图,学生讲解论证过程,再现古代数学家的探索方法。

方案2为学生自己探索的结果,论证之巧较方案1有异曲同工之妙。整个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由表面到本质,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发掘过程,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对比"古"、"今"两种证法,让学生体会"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喜悦,感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自豪感。教师对"勾、股、弦"的含义以及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做一个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我按照"理解—掌握—运用"的梯度设计了如下四组习题。

(1) 体会新知,初步运用(2)对应难点,巩固所学;(3)考查重点,深化新知;(4)解决问题,感受应用

最后、温故反思 任务后延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鼓励学生从"四基"的要求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进而总结出一个定理、二个方案、三种思想、四种经验。

然后布置作业,分层作业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五、板书设计

板书勾股定理,进而给出字母表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六、学习评价

本课意在创设和谐的乐学气氛,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最大化的思维空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回归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式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转化,而更多时候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尝试,得出正确结论。

《【精华】数学说课稿初中模板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