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一语文说课稿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卫风·氓》是选自《诗经》的一首叙事诗,它运用比兴手法和对比手法,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揭示出男权社会中女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氓》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首诗歌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诗歌鉴赏的指导,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鉴赏诗歌起着引领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学习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味本诗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3.了解《诗经》中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爱情的悲欢,感受人文之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单元和课文内容要求 ……此处隐藏14772个字……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②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③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设计依据:按照
(五)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