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数学说课稿小学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说内容:
我备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初步认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说目标:
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及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教学我将以活动探究为主,引领点播为辅,采用三个教学策略。
?1、知识 ……此处隐藏19914个字……,自主思考,总结规律,自我反思,质疑评价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生命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不同数量的圆片,叫学生拿出你全部圆片的1/2。你拿了几个?是怎么拿的?通过怎么拿圆片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要把圆片平均分,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根据学生拿出的个数不同,由学生揭出问题,进行本课的设疑,“为什么拿出的1/2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从而入新课。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通过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分两次拿铅笔,
首先叫全班学生拿出同样总数6支的1/2是几支?这个活动的目的有2个。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整体6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3支,6支是整体,3枝是部分,二是让学生感悟整体相同拿出的1/2的数出是相同的。
然后叫三个学生到讲台前拿铅笔。从拿出的铅笔数结果,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三人拿出来的不一样多?经过讨论交流,然后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利用对分数的新认识,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页数多,笑笑一次能吃完一块蛋糕的1/4吗?
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通过学生两次数操作发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逐渐抽象的认识,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结合这个知识点,及时的练习,必要的巩固和强化,能有效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