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桥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教案 篇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读《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话,该段话介绍的是赵州桥的特征。“(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听后请同学们画出该桥的示意图,并体会加点词的准确性。(准确的介绍了大拱的形状和小拱的数量及在大拱上的位置。)然后明确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一)明确目标
1.复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3.学习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感受文中的语言特色,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语言特色:简朴。简朴在遣词炼字方面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最伟大”;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妙趣横生,绰约多姿,准确和严密,这主要表现在运用词语、造句和组织句群上。关于运用词语,如在第一段的三句话中,分别用了“桥”“拱桥”和“石拱桥”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同的词语。在列数字说明时,数字 ……此处隐藏3500个字……子,为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打下坚实基础——不可谓不“实”。
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并不难,可往往活跃之后是乱而不实。难得的是活而有序,更难得的是活与实的统一。笔者以为支老师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此。他可以将学生的情绪调动到空前活跃的程度却并不失控。学生的活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与范围之内的活跃,不是无目的、无秩序、无方向的乱“活”。总会有“话又说回来了”的时候,总会在尽情地发散之后,又巧妙地收回到教学内容与目的上来,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中尽情地、极大程度地得到发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活跃的气氛下,支老师可以从容地、不留痕迹地将一项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桥教案 篇3目标:
增强体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场地:
空地,150CMX50CM的领操台一个.
方法:
把学生分成10至12人一个小组,并选定一至二人为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游戏时,在领操台长的一方两边各画一各线,此线与领操台平行,分别距领操台60CM.两平行线与领操台共同构成一个游戏区域.如下图
游戏时,每组的同学在A面手拉手,按要求从A面跨过领操台到达B面,才算完成游戏.
规则:
1、在通过A、B两线之间(包括领操台)时,最多只能是两只脚和两只手同时接触游戏区域,否则,重新进行游戏。
2、从第一人通过到最后一人通过B线才算游戏结束,在整个游戏区域,任何人都不能松开手,否则,计为游戏失败,重新开始游戏。
评价:
1、探讨方法时,全体同学共同参与。
2、游戏时团结协作,互相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