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枣儿》教案

时间:2023-01-23 01:11:54
《枣儿》教案14篇

《枣儿》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枣儿》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枣儿》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

2、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主题。

3、引导学生理解剧本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

2、合作探究法,问答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和老一辈人的浓厚乡情,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学习本文时应注意体会。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 把握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本的象征意义。

2、难点 剧本思想内容的双重性、双向性和多样性。

3、教学突破 在揣摩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其象征意义;在理解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剧本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齐唱歌曲《常回家看看》,回顾《背影》,感受亲情,导入新课。

2、枣儿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有特殊意义,一颗小小的枣儿,凝聚着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一起品 ……此处隐藏27745个字……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仁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七、布置作业

1.剧中,爷爷要求男孩“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来”;后来爷爷见男孩不高兴了,又说“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

《《枣儿》教案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