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教案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使学生明白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教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但是背着老师和学生做手脚,只顾了自己的兴趣,却让老师和同学饿肚子是错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险些连学都不能上了,又使他得到了深刻教训。
2、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称叙述,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注意这种写法。
3、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谁能介绍一下,你觉得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介绍(可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诸葛亮利用谋略取得胜利的小故事)
明示目标
那么谋略在什么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生答)为什么这样说?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找找答案好吗?
初始通读
1、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做记号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或者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师:默读完的同学请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导)
3、 ……此处隐藏677个字……)我把聪明用在学习方法上。
2、汇报所选择的话题,简介内容。
3、出示金钥匙,提出要求:应紧紧围绕着所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6、引导全班展开表扬,对上台代表讲得好的地方进行充分肯定。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智谋的典故与成语。
第二课时
1、完成《笔下生花》练习,对魏明花钱雇李冬做值日事件展开辩论。
2、选择事件中的一个角色,把他的认识写下来。
教育准备
课件:(出示成语与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积累课前所收集的成语和典故;二是针对事件展开辩论,并完成习作。
二、完成《初显身手》,积累成语典故
1、引导学生汇报所收集的关于智谋的典故和成语。
(1)分成四组,看哪个小组(上台)写得最多。
(2)小组据板演的成语或典故简要讲历史智谋故事。
(3)评出写得最多的小组予以小奖励。
2、课件出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带领学生读一读。(望梅止渴、草船借箭、暗渡陈仓、引蛇出洞)
三、完成《笔下生花》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确定角色,展开辩论。
指名四人分别担当魏明、李冬、老师和旁听者的角色,对花钱雇值日的事件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分成四个角色的支持者,可相继补充自己的观点。)
3、选择一个人物把他的认识写下来,要求语言通顺、明白。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