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1-22 19:08:08
【必备】美术教案汇总6篇

【必备】美术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参与幼儿:10名

活动时长:30分钟

活动安排:1入场与前引部分8分钟;

2示范与讨论环节7分钟;

3幼儿实操彩绘环节10分钟;

4幼儿作品展示与欣赏环节4分钟;

5结束语部分1分钟。

活动目标:1开发幼儿想象力与艺术鉴赏力;

2鼓励幼儿将想象与实操结合,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活动准备:1动物园门一个,放映室门一个,

2收银员一名,动物介绍员名牌、收银员名牌各一张,

3投影仪,手形彩绘图片若干,手绘视频一个,

4彩绘用品三份(广告色颜料,排笔),

5防水罩衣10件,不透水桌布两张,桌子两张,秀台(大积木一组); 6手形彩绘图片写真8张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买票进场——“神奇动物园”(动物园里播放着与动物有关

的歌曲);

二、 动物介绍员在场内迎接小朋友们

1问好,介绍自己,并请小朋友称呼自己为姐姐。

2带领小朋友参观神奇动物园的动物们(ppt播放不同的手形彩绘

动物)

引导幼儿说出动 ……此处隐藏6960个字……下来的?当时属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3.作品欣赏:三幅《自画像》(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

这是一组自画像。仔细观察画面,回答下列问题:

a。是正面还是侧面?男画家还是女画家?年轻还是年老?

b。你是否知道这些艺术家的相关背景?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时期?

c。画面是否暗示出创作者本人是一位画家?通过什么方式来暗示的?如果没有这种暗示,那又是为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4.完成第61页的“思考与交流”:伦勃朗的三幅自画像。

这些自画像各自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中年以后的伦勃朗接连遭受不幸,晚年竟然落到靠救济金度日的地步,自画像也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沧桑感。)

C、集体讨论:对比分析《宫娥》和《画室》。

1.画家所在的环境或场所有什么区别?

2.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

3.能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业的看法?

D、分组讨论:1.讨论和分析对象:《听琴图》、《西园雅集图》。

2.思考:a.画的是什么样的场景?b.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在画画?

(教师讲解:在中国古代,纯粹的画家地位很低,被称为“工匠”;而文人兼画家这一身份却具有很高的地位。)

五、总结

在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家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例如《听琴图》,宋徽宗是一位画家,但又是一位皇帝。这件作品既体现了他对绘画的兴趣,也表明了他至高无上的身份。

活动交流: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教师选出一些作品进行评议、交流。

《【必备】美术教案汇总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