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大。
3、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对话,理解风伯伯的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座大山,由此导入课文,并板书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欣赏课文。
2、打开课本,初读课文。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3、出示生字,让学生再读课文,并找到含有生字的词语或者句子。
4、指名认读,并有重点的进行讲解。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再读课文,划出小节。
2、指名读第一节。
出示图片。问:他们是谁?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吗?
指名贴图。
3、过渡:既然大松树和小松树是邻居,那他们一定经常在一起 ……此处隐藏20788个字……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
如果我现在就是大山爷爷,你想对我说什么?
【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其重要。教师创设了一个把自己当作大松树、大山爷爷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4)师:从此以后,小松树改正了缺点,再也不骄傲了, 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同学们你愿意和它成为朋友吗?(愿意)
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出示句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松 多 呢 回 答 伯 孩 爷 托
(1)齐读生字。
(2)你能认识这三个偏旁吗?(口字旁、子字旁、父字头)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也可以说字谜。(学生自由说,如:
(老公公栽树。(松)一人咬一口竹子。(答)白胡子老爷爷。(伯)……
【 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字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
(4)学写生字:松 多 呢
交流:这三个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
空空 学生描红,注意刚才提到的注意点,教师巡视指导。
【写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一条龙”贯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始终。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分角色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