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的女儿》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的女儿》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的女儿》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港、宴”等13个生字。
2.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理解课文内容,挖掘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段,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动画片段)
2.你知道这里的主人公叫什么吗?她是谁笔下塑造的人物?
学生分享搜集到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安徒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他的很多童话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代表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生动形象、美丽动人的故事的。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此处隐藏16830个字……女的服饰,哪个同学愿意上来试穿?面对这样好的机会,你们就不想动动手吗?不过动手画之前,大家要考虑一下构图的饱满问题。
三、学生作画(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
重点辅导构图要素中饱满问题,要让学生画己眼中的惠安女。
四、点评学生作品(以辅导的要求来学生作品)
五、结束(在《大海啊故乡》的音乐中以律动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优点:
1、作为福建省五年制专科培养的第一届综合性艺术课程师资,在学校我接受了较为全面的艺术教师专业化培养,其中,一、二年级为艺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综合学习,三、四年级我主修了美术专业,第五年级又是整合的提高学习。由于学校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课程,使得我们有机会学习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教学方法,而《艺术概论》、《美学原理》、《艺术欣赏》等理论课程又为我们成为艺术教师奠定了如何看待艺术、谈论艺术的理论基础,《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引领我们以最新的理念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中进行综合艺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因此,在学校得到的艺术综合能力在小学艺术课堂中能自然地展示,比如用电子琴给学生伴奏唱歌,用笛子吹奏曲子给学生听,根据课堂的需要画惠安女简笔画等;
2、从教材切入,又走出教材,体现地方特色。因在泉州地区的南安市实习,上到《江河 湖水 大海》这个单元时,联系当地周围的惠安县惠安女,依海而生活的民俗服饰特点,进行课程的拓展,进行艺术活动与学习;
3、和学生互动自然、朴素,对课堂的生成点有所关注与引导。
不足:
1、课堂上自己话还是偏多了,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最后学生作画时间显得仓促。